青島海關創新服務助推港口發展
“一體化”疊加多式聯運
今年5月1日正式啟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實現了“絲路”沿線九省十海關“多關如一關”,也給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出??谇鄭u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為配合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海關不斷創新海關監管模式,一體化改革實現了與通關無紙化、電子放行、跨境電商等多項改革的疊加,體現了“一體化+”的改革整體效能。而使改革更具生命力的還包括多式聯運。
青島海關大力支持山東青島市膠州鐵路中心站申請成為“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成為全國第一個沿海地區的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膠州鐵路中心站因此成為港口的內陸港區,使進出口區域通關貨物、轉關貨物、過境貨物與碼頭實行直通。膠州及周邊地區的進出口貨物可實現當地報送、當地放行,直通碼頭,不但節約了物流費用,更提高了貨物通關效率。
“青島—鄭州—中亞”直通班列開通后,開創了國內海鐵聯運的先河,吸引了更多內陸貨源通過鐵路運輸經青島港中轉世界各地,也吸引了青島港接駁境內外貨源補充中歐、中亞國際班列運輸,暢通中歐、中亞貿易走廊,為內地企業架起與世界各地無縫銜接、高效運轉的“黃金通道”。
新技術提升通關效率
在深入青島港調研期間,青島海關關員發現原先港口的進口空箱是人工開箱門出閘模式,車輛閘口通過時間平均120秒左右。在引入先進電子化監管設備的同時,青島海關改變了原有人工開箱的空箱監管模式,于去年正式開始運行進口空箱電子化監管模式,閘口通過速度提高了,車輛閘口通過時間平均50秒左右,發箱效率明顯提高。
零距離聽取企業心聲
近年來,青島海關經常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在與企業進行“零距離”交流中,聽取企業意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青島前灣保稅港口岸新建碼頭泊位通過山東省口岸開放聯合驗收組驗收,獲準啟用。青島海關通過整合監管力量、提升監管效率等方式支持港口創新操作模式,港區可采取“支線船雙掛”,支線船舶可以根據中轉箱對接干線班輪船期的時間要求選擇靠泊碼頭及順序,不僅從根本上消除了駁運費,而且減少了過駁箱在橋吊、拖車、輪胎吊間的運輸環節,提高了泊位、堆場、機械的利用率,僅裝卸成本每年即可為港口節省約540萬元。
深圳拓普報關為您導讀:www.gdku.com.cn